身體正前方“之”字擺動噴霧。缺點是前面噴藥,人在噴過藥的環(huán)境中前進,容易造成農藥中毒,另外,噴灑封閉型除草劑時,容易噴灑不均勻,人為踏踩后會破壞 藥膜,降低防治效果。應改手動噴霧器正前方“之”字擺動為側向“之”字擺動。 機動噴霧器和手動噴霧器噴灑除草劑時,應采取側身平行推進 噴霧的方式。 大霧滴噴霧。這種方法會使噴霧不均勻,特別是影響觸殺性殺蟲劑的防治效果。大霧滴噴霧還易造成藥液流失,植株低矮時,浪費 更為嚴重。 直射“靶標”作物。手動噴霧器一般可采用直射噴霧,而機動噴霧器為彌霧型,直射噴霧將大大降低工作效率,不能充分發(fā)揮機動噴 霧器霧化好、工作效率高的特點。機動噴霧作業(yè)的正確方法應是在作物上方20厘米處,順風實施漂移噴霧。 藥液噴到從葉片上滴下的程度。根 據科學測定,葉片上藥液滴下時,藥液的沉淀量僅為大沉淀量的50%,不能最大程度地發(fā)揮藥效,并造成大量的農藥浪費。所以應均勻噴灑,盡量不要有藥液滴下. 在噴灑農藥時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: 一是噴灑農藥時,要戴口罩、手套、穿長袖和長褲。并要及時換洗。 二是作業(yè)時,不要頂風作業(yè)。尤其是用機動噴霧機噴灑農藥時,應禁止逆風噴灑,而應在上風進行順風噴灑作業(yè)。 三是在噴灑農藥作業(yè) 時,禁止抽煙,吃東西等。 四是噴灑農藥作業(yè)時間不能過長,尤其是中午天熱,溫度高,要停止噴灑作業(yè)。 五是噴 霧器具和管道等,不能有滲漏,發(fā)現有滲漏,要修復后再使用。 六是作業(yè)后,要及時用肥皂,洗衣粉清洗手腳,臉部等外露部分,并及時漱 口。 七是發(fā)現頭痛、惡心、嘔吐等中毒情況,應立即停止作業(yè),及時前往醫(yī)院求醫(yī)診治。 八是老人、小孩、孕婦等 不要從事噴灑農藥作業(yè)。
農藥中毒癥狀主要表現為頭昏、頭痛、大汗、乏力、嘔吐、全身發(fā)緊、胸悶、流口水、腹痛、腹瀉、大小便失禁甚至抽搐、昏迷等。有的農民誤以為是天熱中暑,休息一下就會好,結果耽誤了救治時間。專家建議,農民朋友應增強防護意識,了解農藥中毒的有關常識,發(fā)現有中毒癥狀,首先讓中毒者迅速離開現場,安排在空氣新鮮的環(huán)境中,脫去污染衣服,再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膚、頭、面部及手指甲縫等處(不可用熱水,因為熱水會加快毒物經皮膚吸收)。
對誤服農藥者,應馬上催吐,讓中毒病人快速連飲清水或稀肥皂水(敵百蟲中毒時,不可用肥皂水,只能用清水)4一5大碗,再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催吐,反復多次。急救后,再送醫(yī)院繼續(xù)觀察治療。將中毒病人送醫(yī)院搶救時,應將可疑的中毒藥物交醫(yī)院化驗檢查,以便醫(yī)生確定中毒原因,采取對癥的搶救措施。
1、未成年人、哺乳期婦女、體弱多病者、有過敏史者及皮膚破損者都不要參加噴藥。 2、戴口罩。噴灑農藥時,要戴口罩,以防農藥被吸入口、鼻中,通過呼吸系統(tǒng)和消化系統(tǒng)進入人體造成中毒。 3、做好防護。噴灑期間盡量做到順風、隔行、早晚噴藥。因大量的出汗,毛孔處在敞開狀態(tài),噴灑的農藥霧氣被毛孔吸收,會通過汗腺和皮膚進入身體,引起中毒。因此,在噴灑農藥期間應避免皮膚沾染農藥。 4、禁吃喝。在噴灑農藥時禁止吃東西及飲水,因為噴灑的農藥很有可能殘留在手和臉部,此時吃東西容易把農藥混在食物上吃進肚子里,從而通過消化系統(tǒng)造成中毒。 5、勤沖洗。皮膚污染時要及時清洗,噴灑農藥結束后,有條件的要立即進行淋浴和沖澡(噴敵百蟲后忌用肥皂水洗臉洗手,要用清水洗臉洗手)。 6、用完的藥瓶不要隨地亂扔,以防污染環(huán)境,更不要讓兒童玩耍,沒有用完的農藥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孩子夠不著的地方,防止誤食。 7、噴藥用過的工具要洗凈,田頭插標記,3至5日內防止人畜進入,農作物噴藥后至少要經過一星期才能采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