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過農藥防治,我國每年挽回直接經濟損失約800億元,但我國農藥使用過程中仍存在很多問題,在新的市場經濟形勢下,如何搞好農藥的科學合理的選擇和安全使用工作,生產出優(yōu)質、安全的農產品已成為農村經濟生產的當務之急。
從我國目前農藥生產的情況來看,全國生產企業(yè)2600多家,登記品種約500多個,制劑600多個,產品20000多個。2009年,農藥原藥產量達184.92萬噸,其中殺蟲劑產量為65.7萬噸,占農藥總產量的比例為43.43%。除草劑累計產量為65.05萬噸,除草劑占農藥總產量的比例為42.99%。殺菌劑累計產量達20.53萬噸,殺菌劑占農藥總產量的比例為13.57%。居世界第一位。
近幾年,我國耕地面積保持在1.1億公頃左右,農作物播種面積23.46億畝,病蟲害發(fā)生面積約56億畝次,防治面積58億畝次。通過農藥防治,每年挽回直接經濟損失約800億元,農藥的投入產出比約1:6-10。在新的市場經濟形勢下,如何進一步搞好農藥的科學合理選擇和安全使用,生產出優(yōu)質、安全的農產品已成為農村經濟生產的當務之急。
當前農藥使用的七大問題
選擇藥劑不科學。一是農民在沒弄清防治對象,以及各種病蟲害習性時濫用農藥,甚至出現(xiàn)用殺蟲劑來防治病害。二是濫用高毒、高殘留農藥現(xiàn)象仍有發(fā)生。這些農藥的不斷富集不僅導致作物農藥殘留超標,還嚴重污染環(huán)境。
使用時期或者噴灑作物不當。一是打藥不及時,不見病蟲不打藥,看見病蟲大量發(fā)生了再打藥,延誤打藥最佳時機。二是不按指標用藥,見蟲就治,見病就防,不僅影響作物的生長發(fā)育,且會造成農產晶污染。三是濫用激素類農藥。
藥劑配制不科學。往往配制出的藥液濃度過高,致使農藥殘留量增加產生藥害.同時也增加了害蟲的抗藥性速度。
噴藥效果差。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:一、打藥時怕費力、圖省事,藥液噴布不到位、不均勻,植株內膛、葉背往往不著藥,有的隨意加大噴霧器片口徑,甚至將片去掉,使噴出的藥液不能均勻接觸蟲體,難以獲得較好的防治效果。二、不看天氣、時間,隨意用藥。不顧高溫、高濕、刮風等天氣,隨意打藥造成防治效果差,甚至發(fā)生藥害或人員中毒事件。三、施藥器械落后致使農藥有效利用率低。據專家估計,我國農藥的有效利用率只有
20%~30%,遠低于發(fā)達國家50%~60%的平均水平。
使用方法不科學。一是依賴化學農藥現(xiàn)象嚴重。不懂得合理利用農業(yè)、生物、物理等綜合控制病蟲害的技術,而是一味大量使用化學農藥。二是農藥使用藥劑盲目的混用,使得病蟲害產生抗藥性或者導致藥害發(fā)生。三是隨意加大用藥濃度和藥量。
環(huán)保知識和環(huán)保意識缺乏。表現(xiàn)為農藥包裝物的隨意丟棄,嚴重地污染了土壤、水源和大氣。其次農民購買農藥后往往隨意存放,甚至將農藥放在居室或者糧倉里,不僅會發(fā)生人畜中毒,還會使農藥失去應有的藥效。
農藥銷售市場混亂。目前中國的農資流通企業(yè)存在著小而全的問題。據調查,全國農資經銷商在10萬家以上,但經營規(guī)模很小,經營品牌、品種過雜。而且從事農藥經營的人員素質普遍較低,加之經營者片面追求短期效益、無序競爭、亂開處方的現(xiàn)象嚴重,每年都會有不少的農戶因用藥導致藥害而受損失。
改善農藥市場的對策建議
針對當前農藥市場的幾大問題,筆者提出以下建議,以期改善國內農藥使用狀況。
1.加大農藥科學安全培訓力度,培養(yǎng)經銷商和農民的安全用藥意識。對基層農技人員、經銷商和農民進行安全、合理使用農藥知識和技術宣傳和培訓,形成自覺的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的氛圍。同時,針對不同作物病蟲草害發(fā)生與防治時期及時組織科技人員深入基層做好技術指導,開展無公害防治技術的培訓,使農民不僅掌握科學用藥技術,而且能充分認識到農藥污染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和人們身體健康帶來的危害。
2.設立農藥安全使用示范田,直觀地指導農民安全用藥。在示范場內,嚴格按使用技術規(guī)程,適時、合理地使用農藥,以最少的藥量獲得最大的防治效果,做到既經濟有效,又保護生態(tài)。
3.引進試驗新農藥,積極推廣新農藥。加強新農藥的試驗、示范和推廣工作,篩選出高效、低毒、低殘留農藥、生物農藥,來取代高毒、高殘留農藥。擴大殺蟲燈、性誘劑等物理、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面積,積極開展生態(tài)控害和生防技術的推廣普及。|
4.引進推廣新型藥械,提高農藥利用率。必須加快施藥機器的更新?lián)Q代,同時積極做好施藥技術的改進,改傳統(tǒng)的高容量,大霧滴噴灑為低容量、細霧滴的噴灑。建立專業(yè)化聯(lián)防隊,推廣機動噴霧器,提高防治效果,減少農藥浪費和污染。
5.加強農藥殘留監(jiān)控,生產無公害農產品。農藥殘留監(jiān)控工作是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,是提高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的需要,也是我國農業(yè)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需要。期待國家盡快完善農藥殘留檢測設備、人員的配置,將農藥殘留監(jiān)控作為重點工作來抓。
6.加強農藥市場管理。農藥管理部門應加大執(zhí)法力度,整頓農藥市場,堅決打擊假冒偽劣農藥、標簽不合格農藥,凈化農藥購銷渠道,為農田安全用藥創(chuàng)造良好的市場環(huán)境。對違法行為給予處罰,提高農藥生產、經營、使用者的法制意識,嚴厲打擊違法生產、經營、使用農藥的行為,杜絕違法農藥的生產、經營和使用,為安全合理使用農藥創(chuàng)造條件。 |